导语
(资料图片)
Introduction
新能源汽车发展大势不改,碳酸锂不会成为限制新能源汽车发展的绊脚石。
作者丨张之栋
责编丨杨晶
编辑丨靳鹏辉
日前,碳酸锂价格暴跌企稳,后喜迎10连涨。错愕之际,恐怕不少人会生出这样的想法:原来动力电池的上游原材料市场,还能这样玩。
确实有点出乎意料,本来“墙倒众人推”,碳酸锂都要冲着10万元/吨,呼啸而去;谁曾想,其暴跌行情竟会悬崖勒马,紧接着就是反弹“第二春”,直至如今的30万元/吨。
此番大起大落的背后,说没有“猫腻”,谁信?
回顾碳酸锂价格“崩掉”始末,究其原因,无外乎三点:
其一,消费者对昂贵电车的需求减少,致使车企对动力电池的需求也有所减弱;
其二,今年特斯拉、比亚迪掀起价格战,整个新能源汽车市场,迫切需要削减掉部分动力电池成本;
其三,动力电池产业链利益分配不均,话语权不平衡,不稳定就会迎来变数。
冠冕堂皇的话不必说太多,总之就是电车太贵,没人买。痛定思痛的车企,顺藤摸瓜之下,发现整车成本40%~60%的消耗,来自动力电池,而如果只是在“为宁德时代打工”,车企怎么愿意?
于是,矛盾激化之下,动力电池企业继续向上追本溯源,将这口影响市场稳定的“锅”,进一步甩给了更上游的原材料供应商,以及那些唯利是图“炒作者”们。
可关键在于,当这一问题沿着产业链兜了一大圈,却依旧没有被解决,有形的手和无形的手,只好开始充分发挥作用。
官方出手“宏观调控”,车企纷纷宣称自研自造电池,钠离子电池“上车”旁敲侧击,宁德时代“锂矿返利”计划曝光,各个层面陆续发力,最终如尝所愿,使得碳酸锂价格一降再降。
事实说明,在市场大趋势当前,不管是炒作者囤货居奇也好,还是电池厂商在攫取大部分利益,再多的机关算计,都是“土鸡瓦狗”。
然而,现在庆贺成功却好像有点为时尚早,碳酸锂价格正反常地逆势反弹之中——一切,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简单。
谁在炒作,谁在挺价?
不得不承认,如今的碳酸锂价格,已经成为动力电池市场,乃至新能源汽车市场稳定的方向标。所以在其价格趋于健康合理的同时,需要的还有稳定两字。
但是,自古财帛动人心,利益永远是不稳定的催化剂。现在碳酸锂价格的忽高忽低,其实也是一种利益的争夺。
赣锋锂业董事长李良彬曾说,锂盐有60万元一吨的昨天,就可能有10万元一吨的明天。当市场供大于求之时,碳酸锂价格内卷成为必然;而暴跌的出现,则是市场早已埋下的隐患。
不吹不黑,碳酸锂60万/吨的价格,炒作意味真的太明显了。
以至于,强如宁德时代,也不得不下场叫冤。曾毓群就曾公开表示:上游原材料的资本炒作给动力电池产业链带来了短期的困扰,碳酸锂、六氟磷酸锂、石油焦等锂电池上游材料均出现价格暴涨。
那么事到如今,碳酸锂价格再次不合常理的飙升,是否依旧有人在炒作?在挺价?
我想,答案是肯定的。
回顾碳酸锂跌价前夕,有知情人士透露,国内某动力电池龙头产能利用率严重下滑,开工率40%左右,而且排名前几的电芯厂开工率都不高。连锁反应下,动力电池产业链更上游的正负极材料、电解液供应商们,也都面临着产能过剩的问题。
而在碳酸锂跌价之后,不少上游原材料供应商选择停工减产,控制供应。有消息称,江西宜春多家中小型锂矿煅烧厂已停工,以减少锂价暴跌带来的影响。上市公司江特电机,也曾主动对云母提锂产线进行减产。
相对应的另外一条线,进口锂辉石生产碳酸锂的成本仍然居高,进口货商“持货惜售”心理较强,致使市场端流通量不增反减。根据银河期货的测算,澳洲进口锂辉石精矿(6%)均价为3920美元/吨,折算碳酸锂成本约为29万元/吨。
损失利益的一方,必然会利用供需关系,反过来影响价格,以减少损失,甚至是卷土重来。而在这其中,不仅仅包括追求利益的炒作者、囤货居奇者,还有上游原材料供应商,以及国外的锂矿主们。
不过,不会改变的一点在于,此时的动力电池市场,已经不再允许“无序”的炒作。而且大多数专家形成的共识:最终碳酸锂的价格,会稳定在15~25万/吨。
价格总会围绕价值波动,新能源汽车的飞速发展,给予了动力电池炒作的契机。然而当实际情况不足以支撑预期,再多的炒作,都会回归理性。大势所趋之下,碳酸锂乃至整个动力电池行业,都需要为新能源汽车的稳中向好,发挥作用。
动力电池不是“绊脚石”
碳酸锂涨价,动力电池成本上升,电车是不是要涨价?亦或者换个问法,如今的市场环境下,电动车涨价,还有活路吗?
看如今的汽车市场,尽管传统燃油车依旧占据不少的市场份额,但新能源汽车的渗透率已然达到了一个不低的高度。
最新乘联会数据显示,今年4月,新能源车厂商批发渗透率达到33.9%,国内零售渗透率则达到32.3%。而这也就意味着,国内每卖出100台车,就有33台是新能源。
退一步讲,尽管其中混动车型不在少数,但纯电车型的比重,也在不断提升。所谓里程焦虑、补能焦虑等限制因素,随着充电桩、换电站等基础设施的大范围铺设,以及电池技术的不断提升,正在不断弱化。
只不过依旧不容忽略的一点,价格战的后续影响愈演愈烈,电车的价格,反而成为解决问题的关键。
曾几何时,想要用15万买一台说得过去的电车,艰难无比。当蔚来、小鹏都在口口声声表示“亏钱卖车”之时,特斯拉、比亚迪“降价促销”的连番动作,将这一托词,打得粉碎。
降本也好,减配也罢,如果电车继续高价,无疑会逼迫更多的消费者,转向混动车型。到了那时,不仅动力电池的需求会进一步减少,就连智能电车时代的到来,也会被往后拖延4~5年。
换句话说,造车新势力们想要活下来,“电车平价”,就是大势所趋。
零跑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其判断出市场发展趋势之后,便破釜沉舟,将C11、C01的定价直接拉到了15万区间。而现在,零跑5月份的销量逐周出炉,已经连续3次排名第二,至于5月交付量重新破万,指日可待。
那么问题来了:当碳酸锂价格再次上涨,动力电池成本增加,刚刚有所好转的零跑,会加价卖车吗?
可想而知的是,不止零跑,其它的新能源汽车品牌,也不敢在此时此刻,冒“天下之大不韪”,逆着民意做事。
一方面是消费者需求薄弱,市场环境不允许电车涨价,除非不想卖车和口碑;另一方面,大部分玩家都在等着对方犯错,死道友不死贫道,活下来就是胜利者。
也正是因为如此多的主、客观原因,碳酸锂乃至动力电池的成本价格,才不会成为限制新能源汽车发展的绊脚石。因为消费者不答应,各家新能源汽车厂商也不会答应。所以,即使碳酸锂反弹,也不会长久。
只不过,话又说回来,如今碳酸锂涨价是事实,动力电池成本增加也是事实。这样的情况下,新能源车企们又该如何应对?亦或者说,车企们需要咬牙坚持,挺过这一段时间?可是,万一碳酸锂一直涨下去呢?
博弈还在继续,这个市场变得越来越有意思了。
原文标题:碳酸锂再暴涨,电车又要涨价?
标签:
导语 Introduction 新能源汽车发展大势不改,碳酸锂不会成为限制新...
咳嗽是呼吸道疾病当中最常见的症状之一,而且近期“二阳”人群增多...
1、这个是今天刚改的水印。2、在账号设置里的个性设置里可以设置自...
近几天,一则消息引发网友热议。一位26岁姑娘晚上结束加班赶到火锅...
我国是水资源紧缺的国家。然而,在有的城市,被视为解决缺水和...
一季度澳门本地生产总值同比增近四成
5月26日,沪胶持续震荡,微幅走弱,幅度50元 吨以内,国内市场天然...
5月25日,长城汽车以官方名义,举报比亚迪秦PLUS(参数|询价)DM-i、...
5月22日,国家电投贵州黔西南金元新能源有限公司党总支书记贺宇率队...
斑马消费范建在中国头部造车新势力中,小鹏汽车居然成了掉队最远的...
1、阳极碳块是以石油焦、沥青焦为骨料,煤沥青为黏结剂制造而成,用...
来为大家解答以上的问题。有机可焊性保护层,机可焊性保护层介绍这...
刘强东14年为宿迁投入超200亿!宿迁第一高楼启用未来3年在当地新招上万人
截至5月24日当周,美联储提供的贴现窗口贷款规模从一周前的90 5亿...
历史数据显示该基金近1个月下跌4 89%,近3个月上涨3 15%,近6个月...
1、估算600——650元 ㎡,实际光伏组件是按照功率来计算价格的,通...
想必现在有很多小伙伴对于寻无毒的传奇sf万能登录器内置及时雨外挂...
伦敦V&A博物馆的馆长TristramHunt为该机构决定在威尼斯建筑双年展上...
继VivoS17e在发布后,宣布该系列的其余两款型号VivoS17和S17Pro将于...
白俄罗斯总统卢卡申科表示,明斯克早就知道华沙计划在白俄罗斯制造...
5月22日至28日为首届全国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宣传周,为进一步推动垃圾...
今天为大家带来的关于隔热窗帘真的隔热吗隔热窗帘有甲醛吗方面的信...
它是新中国第一所高水平师范大学,中国首批16所重点院校,中国首批...
科思股份(300856)05月25日在投资者关系平台上答复了投资者关心的问题。
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核技术应用综合研究所研究员李凤林在5月25日举...
1、Charlie,1992年9月29日出生于湖南邵阳,在贵州桂阳长大,mainla...
原标题:桂林北站一乘客欲跳入股道轻生,被工作人员和热心乘客制止...
第一时间提供各大券商研究所报告,最大程度减少个人投资者与机构之...
乘着“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东风,黄梅芳表示,上巷村将积...
俗话说,“是药三分毒”,药物性肝损伤(DILI)是最常见和最严重的...